
我国经常账户会保持在一个基本平衡的合理区间。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具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和大量的技术工人,加上正在推动转型升级以及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我国货物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服务贸易方面,服务贸易逆差增速在收窄。随着我国国内服务业质量的提升,以及我国生态环境和教育水平等软实力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变动将会逐渐走向平稳。这是观察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一个层面。
此外,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16日报道称,美国对台军售肯定会进一步激怒中国,当前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已经破坏了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并导致股市动荡。报道称,官员们说,国务院15日晚通报国会此事,预计国会不会反对这一计划。
为了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人民银行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金融业综合统计这项工作上,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简单来说,主要做了这样三大项工作:一是我们完成了资产管理产品统计的全覆盖。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按月统计资产管理产品,已经全面摸清了并且能够动态监测影子银行里面极其复杂的资产管理产品的情况,底数摸清楚了。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资产管理产品目前的总量、结构、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包括产品之间相互嵌套的关系,还有风险状况,基本上现在有个家底,能摸清楚了。这对于在金融关键领域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攻坚战是个很大的支持。
中长期来看,存在两大确定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虽然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率不算特别高,但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生育率短期内无法改善,人均寿命延长,预计20-30年后中国老龄化率达到日本当前27%的水平。与人口红利消失相对应的,是工程师红利的释放充满想象。当前中国的创新研发能力,反应的是过去20年近8000万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成就;而未来10年,中国将会拥有2.5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其带来的创新数量和质量值得期待。同时,研发投入—技术革新—效率提升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技术和创新因素的贡献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乐观的态度。
易纲表示,中美在刚刚结束的第七轮贸易磋商谈判过程中,确实就汇率问题进行了讨论。汇率问题是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平台的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有讨论,在中美之间,在汇率问题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也不是第一次。比如说在以前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的全面经济对话的框架下,都对汇率问题进行过讨论。这次磋商讨论许多的重要问题,比如说双方讨论了如何尊重对方的货币当局,包括货币政策自主权。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责任编辑:张宁2019年9月25日,第九次中印财金对话在印度新德里举行。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与印度财政部副部长阿塔努·查克拉波提共同主持对话。来自中印两国财政部、外交部、金融监管部门的高级官员出席。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双边投资和金融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